close

今日搜尋到七堵的介紹,先把它轉載出來,至少對自己立命的的環境多點瞭解:

 

 

 

七堵區是基隆市最西端的行政區。全區總面積約56.2659平方公里,為七區之冠,人口密度則為全市最低。現分為十九里。

七堵區在清代屬基隆廳石碇堡,日治初期沿襲清制,於今七堵區、暖暖區及安樂區鶯歌石地段設台北縣基隆支廳五堵、暖暖、瑪陵坑等三區,轄有五堵友蚋、瑪陵坑、七堵、草濫、六堵、鶯歌石、八堵、碇內等九庄及暖暖街。明治三十年(1897年)改變地方制度隸屬台北縣水返腳辦務署;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改屬台北廳基隆支廳。大正九年(1920年)地方制度改正,廢庄改為大字,將五堵區、暖暖區、瑪陵坑合並為七堵庄,隸台北州基隆郡。戰後改稱七堵鄉隸台北縣,民國三十六年劃歸基隆市,改稱七堵區。民國三十八年劃出七里成立暖暖區。

現在從基隆南下到汐止之間,沿途得經過「八堵」、「七堵」、「六堵」、「五堵」等四個堵,這種「堵來堵去」的地名的確十分特殊。其實也標誌著漢人早年在這塊土地上墾拓的歷史。

 

之所以會有有五堵、六堵、七堵、八堵者,按照日人安倍名義的說法,是指往昔基於漢人防患原住民所築的土垣,依序而設,但根據學者洪敏麟的解釋,在台灣的地名中﹐凡是用「堵」為名的,都和漢人墾拓時為防止、抵禦凱達格蘭族的侵犯有關。從名詞上看,「堵」就是牆垣,古時候以土垣一丈為板,五板為堵,通常設在平埔族出沒之處,利用天然的地勢,如山河狹隘之處設置;就動詞上而言,「堵」也就是「防堵」,藉以阻止平埔族的侵犯。

漢人在清朝年代來到雞籠之後,逐漸往南開墾,由於土地紛爭,侵害平埔族權益,導致不滿,從而時常發生糾紛,於是先期移民便利用基隆河的地勢,設堵阻止凱達格蘭族的反抗或入侵,並按開墾先後順序命名為頭、二、三、四....八堵。時日一久,在各堵附近形成聚落,就把這些堵名爰用為地名。頭城到三堵分別在宜蘭冬山鄉、四堵在台北坪林鄉;五堵到八堵則在基隆市。這些「堵」名,其實也寫著原住此地之平埔族如何被漢人一路追趕入山,最後終於在這塊土地上消失蹤跡的血淚。

另外,瑪陵坑則是從西班牙語得來,也可知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在海外稱霸的蹤跡。七堵的草濫,就是草湳、沼澤之義,草濫溪上游目前還是部份七堵民眾飲用水的源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y499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