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罷北門驛之後,當然就順道到隔鄰的檜意森活村看看,地址:嘉義市林森東路1號,電話:05-2761601,網址:http://www.hinokivillage.com.tw/
1912年,阿里山森林鐵路北門至二萬坪段之主線完工通車,自此嘉義製材業進入黃金年代,當時日本的營林機關建築群的規模日漸擴大,包括營林辦公廳舍、營林俱樂部、製材所等逐一完工,使得嘉義成為當時的木材集散地,現今的林森路即為當時的「木材街」,而在林森路周邊的林務機關群區域則被稱為「檜町」
1930年嘉義街改為嘉義市,當年的林務機關因木材產業興盛,生產、生活機能十分完備,包含:行政-營林局事務所,即現今林務局嘉義林管處辦公廳舍;運輸-阿里山森林鐵路;生產-嘉義製材廠、動力室;居住-營林機關附屬宿舍建築群;休閒娛樂-營林俱樂部等各項功能,林業村已儼然成形
1978年阿里山林場不再伐木,林場路停駛,遺留下近百年歷史的北門驛、營林俱樂部、森林火車修理工廠、林場辦公室及宿舍、製材廠、動力室 … 等日式建築群
2010年基於舊建築群的活化再利用,除了彰顯營林建築群本身的林業文化歷史價值外,亦將地方文化創意的產業引進此區,讓歷史、休閒、教育、文化、創意等結合在一起,2012年底28棟日式建築群修復完成,並以檜意森活村之以委外經營模式,引進民間文化創意及商業機能產業進駐
不同於前次到訪時尚未整修完成之稀落遊人,修復完成後的檜意森活村是遊人接踵而至,雖然達到市府及林業局預期之活絡經濟的目標,但卻失卻原先懷舊的氛圍,是非對錯之取捨,就端視各人喜好
絕大部份的日式檜木老宅多已變成文創賣店,心中的古樸韻味早以遠颺,好不容意看到一輛偉士牌機車,搭上老宅,不由古蘊橫生
區內各建物的位置圖,不論方位、還是老宅外貌都有描繪,還滿清楚的
下圖是化妝室,很有純質的味道吧,如若不是建物多成了文創商店,我真的滿喜歡這雅靜的環境
下圖是KANO電影中日本教練的居所,也是整個森活村中唯一要收費才能進入的宅邸,當然,也變成我唯一略過,未進一觀的一棟建築,哈
下面幾棟建築是區內少數沒有文創商店進駐的建物,遊客相對稀少,也成了我佇足最久的區域
幫郎才女貌的小表妹留念一幅
倆個小蘿蔔頭也要來上一張,還是童稚的笑容最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