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的午後,陽光和煦,本想到大溝溪自然公園走走的,沒想到在導航搜尋時卻看到個內溝溪生態展示館的點,腦海裡沒有屬於這一塊的印記,就讓導航機帶著前往看看,地址:台北市內湖區康樂街236-3號,電話:02-26347851
生態展示館於2004.07.10開幕啟用(驚,完全沒有任何印象),現由市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管理,展示館為二樓式建築,一樓設有巨型的內溝溪流域環境地形模型(1/500)並陳列從前內溝地區媒礦、木炭、竹編樣品及內溝溪當地生態圖片與標本;二樓部份則為圖書館與放映室,主要為播放內溝溪整治記錄‧生態影片等
地形模型
大蜂窩(直徑約有7、80cm)
竹編品及蛇皮
最左邊之蛇皮可以很清楚看見眼窩部份
內溝溪源自五指山麓,全長約5.5Km,流域面積7平方公里,整治前每遇颱風即水患頻繁,市府於2001年起以生態工程分階段整治,不但防治了水患,也兼顧了親水與生態,從而成為休憩的地方,更發揮環境保育的功能
康樂街沿著內溝溪畔婉轉迂迴,蛙鳴鳥叫聲不絕於耳,當下絕對不會想到自己正身處台北市內的都會叢林,這綠肺般的山野小村風情,正可滌卻一身塵埃
明舉橋旁依伴著長木廊,端坐木廊內舒適的坐椅也可消得浮生半日閒
純靜的小小山里,路旁盡是不知名的小花
新鮮的空氣讓人想多吸幾口,漫步在綠意盎然的小路上,總會被林間的大冠鷲、紫嘯鶇、大捲尾和台灣藍鵲不經意的劃過林梢或天際而帶來幾分驚喜,即便是溪畔轉角小橋墩上所刻畫的蝸牛或青蛙,也顯露出此處無窮的生機
轉進展示館後方的康樂街步道,初暑的此刻仍可見招展的櫻花
步道恬靜幽然,綠蔭夾道,是個非常非常親子型的步道
步道終點設有中式涼亭一座,旁邊有棵老榕和一塊沉積岩巨石
內溝溪的沉積岩屬於中新世的南港層(1700萬年~~1300萬年),此處的沉積岩正是台灣島尚未形成之前,由濱海沙灘所堆積的砂岩地層。黃棕色的砂岩表面可見到層次變化豐富且對稱的紅色平行線紋,稱為銹染紋,原因為地下水飽含氧化鐵隨著節理裂縫流動,紅色的氧化鐵會逐漸滲入、沉積在節理二側的砂岩中而形成
康樂街步道可連結康樂山、明舉山、白鷺鷥山等親山步道,甚至再與大湖公園連成一線,輕鬆平緩又愜意的小村風情,可讓大家享受一番遺世獨立的感覺,何妨挑個時間來此走走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