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午在竹圍漁港享用完海鮮後,午後即驅車到臨近的觀音,準備來看看有「南白河、北觀音」之稱的觀音蓮花,結果因忘了帶地圖出門,只能憑著記憶亂亂開(想到這,那衛星導航的迷之音又開始在心中作怪了),結果開著開著,竟開到甘泉寺來了!記得幾年前的一場盛會,女兒曾被告知要盡量多參拜觀音菩薩,既到了甘泉寺,哪有不入內參拜之禮

 

 

甘泉寺廟址:桃園縣觀音鄉甘泉街1號,電話:03-4732622,開放時間:每日09:00-17:30生平第一次來甘泉寺是在十幾年前,據載:清咸豐10年(1860)有鄉民於耕作返家途中,發現溪中有塊形似觀音之石,遂將石塊攜回並築草庵奉祀,稱為石觀音,其後又由鄉民募地建廟,稱為福龍山寺,光緒12年(1886)再度重建並發現泉水,因傳此水有治病之效,遂改稱為甘泉寺,並蔚為觀音鄉之信仰中心。

 

看了中堂牌額是清同治年間所敕

 

 

甘泉寺雖然是座歷史悠久的廟宇,但因經過多次的修築改建而顯得華麗許多,如下圖之藻井亦滿是華貴之氣,但也因為如此,細看之下,已無名門古剎應有之古拙與質樸的風貌,思之實難掩失望可惜之情

 

 

甘權寺的旁邊巷道進入不久,即可見一甘泉亭,此亭即是一百多年前發現的泉井所在,甘泉寺的廟方將泉水引至甘泉亭內所主祀的觀音神像手中的寶瓶,恰是聖水一般,將甘露福澤廣及眾生百相

 

 

參拜過甘泉寺後,再度啟程開始尋蓮之行,印象中觀音蓮以縣112號道為最,結果循線前往找到了蓮荷園休閒農場,地址:桃園縣觀音鄉藍埔村11鄰金華路690號,電話:03-4776972,網址:http://ezgo.coa.gov.tw/view.php?theme=spots&id=H_120394184_20040628171901&city=H&class=C03,入園門票為50元(其中30元可抵消費),園區的面積約2公頃,除了為人稱道的蓮花風情外,還有一間稻草編織博物館,但走完一圈發覺蓮花開得並不茂盛ㄟ,而且花的部份又已凋萎很多(所以說賞蓮還是得依其花性挑早上的時間最好,但轉想台北植物園裡的荷花在下午時也開得滿多的啊)

 

 

 

因為園區裡看不到什麼蓮花,除了上圖那一方小池外,也找不著比較可慢賞之處,而且餐飲品價位也頗高貴(蓮花豆花一碗60,但豆花無味;蓮花挫冰一碗90也是小小的一小盅),只好在裡頭乘涼,後來在園區一隅,發現到此株枯木形似一隻鱷魚翻身回首,各位看倌覺得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y4990 的頭像
    andy4990

    恢霎霎的部落格

    andy499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