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夜在網路中瞥見一個賞桐的私密景點,早上先補眠後,午後就和牽手的一起探訪去

 

此行的目的地為桃園大溪的大艽芎古道,車行方向則是北二高下大溪交流道,循大溪指標接3號省道,過武嶺橋接康莊路、復興路,走台七線至慈湖加油站旁的小徑,右轉進入可直抵大艽宮,循沿途標示即可抵達。而自頭寮大埤的小逕開始,道路變得非常得小,僅容單車通行,車行其間需多注意對向來車與會車

 

 

其實在行經康莊路的大道上就能看到大艽芎古道所在的山上開滿桐花(圖下方水池為頭寮小埤)

 

 

自慈湖加油站旁小徑進入約5分鐘車程即可到達廣達19公頃的頭寮大埤,其前身為頭寮溜池,民國56年經桃園農田水利會擴大整建而成今日之規模,和牛角南埤、龍過脈埤、新埤及白石埤等埤塘聯結,負責灌溉整個三層地區農作的大任。而圖右中上方有座小島,上有一古樸的土地公祠,名稱水中土地公,是全國唯一立在水池中的土地公祠,原稱為埤崙屢豐宮土地公,當年建投寮大埤時,村民於它處另建一座華美的福昌宮,但埤崙土地公就是不答應搬家,後來村民和土地公達成共識,施工單位在大埤原土地公祠處中建了一座人工小島,恭奉埤崙土地公

 

 

大艽芎古道入口在大艽宮旁,大艽芎古道早年是大溪通往復興鄉的便道,山區的茶、竹筍等農產品依靠這條山路古道運至大溪市集販賣,步道舖設完整,由此可前往溪洲公園(石門水庫)、龍珠灣,約需60至90分鐘,也可接往慈湖、頭寮方向,但較遠且路徑複雜,行走時要特別留心指標,以免迷路。

 

 

大艽芎古道,當地人念的是「大九芎」,不過,「艽」在字典裡讀音並不是「九」,根據福安里里長許漢宗的說法,「大艽芎」的命名是因為這裡曾經長滿九芎樹,是以閩南語命名,但為什麼「九芎」會變成「艽芎」,就沒有答案了。

 

此時的古道正是桐花盛開期,滿坑滿谷滿地的桐花,令人驚豔

 

 

仰頭上望,輕風拂過,陣陣的桐花雨片片的從臉龐滑過

 

 

古道上不時有前遊者所鋪下的滿慢愛意表現

 

 

不論是仰頭上望枝頭;還是俯首窺視地表,無一不滿佈桐花,在這裡,只有清鮮的綠葉與純白的桐花表現著柔美的情意

 

 

 



 

由高點往下看,可見左下方的頭寮大埤與滿山的桐花雪

 



下圖為古道最高點,地勢平坦,立有一座涼亭,飲水及化妝室皆備

 

從大艽宮附近開始爬山,走大艽芎古道。這條步道是聯絡大溪與湳仔溝、百吉、阿姆坪之間的古道

 

 

踩踏著泥土路,可看到了昔日的古道舊石階。古老的石階生長著溼滑的青苔,新的步道就在舊石階旁,以木板工法,做成土階,新舊步道並存。

自大艽宮旁的古道入口開始登爬約30分鐘就爬到越嶺的鞍部。全程路徑都是在樹蔭下,其中約85%以上的路徑鋪滿五月雪,而鞍部是四處山徑交會之地。從這裡向右可爬往新溪洲山,向左可爬往頭寮山、白石山,與其它古道串連。繼續向前直走,開始下坡路,往後山石門水庫龍珠灣及湳仔溝的方向而去。沿途隨處可見竹林,約十五分鐘左右,抵達下方的桃51公路。往西走,大約二、三百公尺,可抵達懷德收費亭,進入石門水庫的環湖公路;若往東走,大約一.五公里,可抵達湳仔溝聚落。

 



如果時間許可,待走過大艽芎古道後,可順遊至慈湖沿現一帶,讓桐花與湖水之美景常駐心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y499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